文章提到,微雨的上午,半遮捲簾,明水路的微光,撫觸地板上一隅茄蔓,清麗的氣息舞動著跳躍生機,茶席巾上的紫花藤也輕顫了…爐火殘響,炭香綿延,飄送,成為另一隅畫屏上的炊烟。小原流花藝教授曾心郁藏器,是為了融入生活,體現文人之樂。
她茶室中的畫屏,是日本茶道中花藝裝飾的繆思,源自中國「南畫」。南畫之風緣起於唐代王維,明代董其昌針對著重技巧與構圖的北宗畫,提倡重內涵與寫意的「南宗畫」,亦稱文人畫。明清時期,大量中國南畫流入日本,其高雅清溢的情調觸動日本文人雅士的心靈…今在臺北大直的豪宅中,引動風雅頌...
...曾心郁的眼裡心間,廳室的凹間自成小原流的一幅作品:羊齒嫩綠翠映泥塑觀音,燭光搖曳著水月之姿,靜溢的香爐凝結了虛空之美,裝著波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木盒,依偎著沉穆的臺座,一串佛珠巧懸佛手,滴滴的串珠牽引,仿若滴進觀音座旁的吉州窯白覆輪天目碗。
天目碗是日本抹茶道至高無上的寶物,近年來更成為高古瓷器的收藏主流,曾心郁將抹茶專用的天目碗,用為生活中的一件清心供物,展現了她與文人生活的融合。至於藏器的真偽,她另有一番見解...(全文詳見:1月號《藝術收藏+設計》雜誌)
What is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floral art, tea and artifacts with modern life? The latest column of Collector's Talk features a professor of Ohara School of Ikebana, Maria Zeng, who exemplifies it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