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詹台北報導】普洱茶市場在理性的冷卻下,市場交易開始以「質」作為購買的導向。過去以含糊的產區概念所形成的「六大茶山」,曾寫下用六張紙就可以做出六個不同茶山的茶餅,如今,茶山產區的概念,已開始走向落實產區山頭明確位置的方向。因此,光是一個易武,就可分為麻黑、落水洞、刮風寨等,因此,選購的買方市場更可作為判別的依據。對於未來,這將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所謂「六大茶山」,在《清史稿‧卷七十四》記載為:攸樂、蟒支、革登、蠻磚、倚邦、漫撒。1957年雲南省茶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蔣銓及西雙版那農技站等有關單位人員實地考察訪問古六大茶山是指:現勐臘縣內的曼灑、易武、蠻磚、依邦、革登及景洪縣內的攸樂。
事實上,目前產茶的地區,因交通、運送、成本等考量,最著名的還是易武。然而,當普洱茶賣得火熱時,卻可以把同一個茶餅將上述六個地區的茶名放在包裝紙上,便宣稱那便是六大茶山的餅。如此的混淆,就變成了一種買包裝紙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