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6日《自由時報》即邀Teaparker分析境外茶問題。Teaparker說:
又是春茶盛產時。買春茶,市場流竄著境外茶,打亂了消費者購買時的準確度。買到仿冒高山茶的境外茶,心中總不是滋味。
如何認出境外茶?所謂「境外茶」泛指:種植在非台灣本土的台灣烏龍茶種。境外茶,興起於九零年代,台灣的茶種移植於境外,種植地有中國福建、雲南、東南亞的越南、緬甸、泰國等,遠至南太平洋的紐西蘭也見台灣烏龍茶分身。
境外茶,用的是台灣烏龍茶苗,在不同地理環境中成長,由於吸收的養分不同,茶質自然有異;但,光從外觀非行家難分辨。境外生長的烏龍茶,同樣種在海拔一千公尺的高山上,和台灣高山烏龍茶種植的海拔與茶種雷同;但受到天候、土壤影響,牽動了茶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