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的大紅袍茶樹,以生長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龍窠的最為著稱,文獻記錄:「生長於離地面九公尺岩壁上,清晨旭日初升,晨光照射茶地山岩,一到中午陽光便被樹後岩石擋住,因此茶樹不受烈日照射,溫度適宜,利於生長。峭岩上有股山泉,涓涓細流浸潤沙壤,滋養茶樹,水分溶解根系分泌出的酸性物質又使岩石風化,分解出養分供茶樹吸收。」
關於九龍窠大紅袍的珍稀,一段1941年文獻記錄採製過程:「地點在天心岩九龍窠,當時茶樹三棵,是年五月十七日上午8:30採摘,茶青重量2.4市斤。曬青一小時,從9:30至10:30。10:45時開始做青,共七次,至翌日凌晨1:25交炒。炒青約一小時後揉捻。初烘20分鐘,覆烘2小時10分鐘,得成茶(含茶梗)8小兩3錢 。」
福建武夷山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後,越來越多觀光客不免俗購買武夷茶作為禮物,市場出現許多仿冒品,以「大紅袍」為名的茶滿街都是,使茶王美名面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