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

中央廣播電台《陳郁秀 美麗的台灣》專訪池宗憲 ⑥

陳郁秀主持的《美麗的臺灣:寶島會客室》訪問池宗憲,分享多年來對於茶文化的觀察與研究心得。

陳郁秀:池先生我們剛剛有談到茶道、茶禮跟茶藝,你認為臺灣這幾十年的發展,在這方面變成一個風氣,你覺得是怎麼樣?

池宗憲:「茶道」這兩個字,網路找到的「茶道」都是日本,好像跟我們都沒關係,其實日本茶道是從中國唐宋開始,把兩個文化吸收而成。

我曾經做過文化研究,撰寫論文,是談千利休跟宋徽宗握握手,為什麼這樣寫?兩人足有5百年之差,但他們的脈絡是什麼?與中國茶道有什麼關係?也再現宋代如何喝茶,這當中最有趣是,跟你剛剛提到的音樂有結合,音樂的結合不是現在才有,早在宋代就非常盛行,喝茶與音樂密不可分。

所以在90年代,文建會曾經邀請臺灣茶人跟音樂人,到法國進行茶與音樂的對話,當時喝茶的音樂對話是一種茶配一種音樂,蠻有趣的,但可以更多元化,不一定是某一種音樂搭某一種茶。(能有這樣的活動)前提是臺灣茶藝的發展,70年代經濟好轉後,最初的「陸羽茶藝館」,讓大家學茶藝,其後逐漸產生茶藝師這個角色。

開始有一群講究美學的人,對於茶的表現、服儀、茶席及使用器物的要求,在這當中逐漸形成一個系統,我覺得這個系統成功把那種茶壺不洗的老人茶轉換成乾淨的形象。但這些都沒辦法稱為「茶道」,因為「道」是很嚴肅、有系統的,而我們在這20~30年才逐漸發展並沒有建立系統。

有人研究認為中國茶道是「事實茶道」,「事實」就是各省各地不同,譬如臺灣北部與南部、茶藝A家與B家、有人帶絲巾、有人著白衣…等,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像,百家齊放。但是,我們在學習茶藝時,會分很多派別,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茶就是怎麼泡出你的味道,還有從茶中學習到了什麼。

臺灣現在有推動這個的人,他們都很有貢獻,他們提倡茶的美感,但像我,本身也跟很多人講茶,但是我不擺出那些東西,我就在小小的方桌,一個蓋子上泡茶,就會有人質疑,「你寫《茶席‧曼荼羅》講茶的美學,為什麼上課就一個箱子,還這麼小?」
我的概念是在這個方寸之間,你能把它擺出一個曼荼羅,茶席從這麼小都擺得很好,就可以無限擴大,變50倍、100倍,有沒有可能?我們就曾經試過擺3米~4米的茶席,這都是方寸之間的拿捏。

臺灣茶藝有影響到中國,許多茶藝表演到了中國被大量學習,受到臺灣茶藝的引導,中國用人跟地方來擴大,我們則是以精緻取勝。在茶藝美學裡,必須更精進瞭解其背後歷史意義與氛圍;搭配的音樂也是一樣,並不是只有傳統音樂而是可以有很多結合。記得你有一次將舞台劇跟聲光結合,我認為那是一個很好的創意!如果今天,一個茶席的出現,制式地點個香或是彈個古琴,我覺可以更多元化,這應該在未來可以看見。

陳郁秀:所以現在臺灣有很多不同的嘗試,我也覺得這個很好,不管是茶禮、茶藝或茶什麼,都是要經年累月沉澱,而不是你說了是就是。

池宗憲:對,一定要經過萃取才行。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