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

買茶靠標示,靠得住嗎?

【茶人詹台北報導】針對境外茶葉混充台灣茶,衛生署現正研擬茶葉標示增列來源地及比例,農委會呼籲消費者購買有產地標章的國產茶葉,以維護自身權益。政府在民代與監委的壓力下,終於做出對於國人品茶安全的回應。然而,這些做法的管用嗎?

農委會表示,對於進口茶葉攙配國產茶葉,不論混充比例,均以國內為原產地的做法,衛生署目前已依據監察院今年1月的糾正內容研擬改進。未來將增訂茶葉個別產地來源及比例的標示規範,以提供消費者明確的資訊。此外,衛生署對於中國大陸及越南進口茶葉的相關號列,均已提高查驗,且以「殘留農藥」為重點檢驗項目,以確保民眾飲食安全。

農委會指出,近年來該會積極輔導法人、團體或政府機關向經濟部申請國產茶葉產地證明標章註冊,以進行市場區隔,目前包括嘉義縣政府等機關、農會,已取得「阿里山高山茶」、「鹿谷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杉林溪茶」及「瑞穗天鶴茶」等產地證明標章註冊。在產銷履歷部分,亦已輔導130個茶葉生產單位通過驗證,其產品均貼有產銷履歷標章,透過來源追溯管理即可確保消費安全。

茶葉的來源與包裝不清,由來已久,其問題核心在於:100公克的凍頂烏龍茶,加入500公克的境外茶,要叫他是凍頂烏龍茶還是越南茶?包裝上面寫的是阿里山高山茶,裏面裝的是雲南所種植的軟枝烏龍,有幾個消費者分辨得出來?

對於市場的流通,茶葉的包裝或是來源標示,茶商必須顧本清源,政府在壓力下的回應,看來緩不濟急。重要的是,愛喝茶的人開始學習辨識的方法,靠自己的味蕾比較可靠。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