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雙手捧觸宋代黑釉茶盞具有「重心」感,用手指輕敲杯器發出的聲響,具有年代的器物多半呈現「木聲」聲音較「悶」。現代製品多聲音清脆,加上看盞的釉光,就更實在了。
文獻提供鑑識美瓷方法,加上今人藏瓷的經驗法則,同時還有科學的辨證,才能知道杯器的出身。有了身分證明,才能根據窯口所用的胎土與實物杯器做對照,如是建構扎實的工夫,目鑑胎土堂奧,可養眼賞器又滋潤目鑑之功!
胎土決定了杯器一生。舉例而言,同樣燒製黑釉茶盞,外表黑釉發色接近。惟建陽窯、遇林窯或吉州窯三處所產黑釉茶盞胎土互異,建陽窯的殘片化學分析,利用廢窯址取出的殘片作胎土分析,為異國列為珍寶的油滴天目碗找到原鄉,同時也解開茶碗胎土結構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