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

薛寶釵[分瓜]爮斝見真章②

斝器大有來頭,[分瓜]爮斝用匏瓜仿作斝,瓟斝就是「匏斝」。斝為古代酒器,形狀像爵而較大,有三足、兩柱,圓口,平底。盛行於商代,如:「獸面紋斝」。《說文解字》斗部:「斝,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斝的來源是三款器物綜合體。

先秦典籍中記錄的「斝」則都沒有寫明其形制樣貌,商周有這種三足、一鋬、圓口、兩柱的器物,卻不知其名稱;東周以後典籍中有「斝」這個名稱。直到宋代由宋徽宗趙佶(1082-1135)敕撰,王黼(1079-1126)編纂的金石學著作《宣和博古圖錄》,始第一個用「斝」稱呼這類器物。
商晚期《獸面紋斝》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金石學家羅振玉(1866-1940)在《殷虛書契考釋》將這個甲骨文字形跟後世的「斝」字聯繫了起來;王國維則說,「斝」得聲於「假」,斝的體形比爵要大,所以稱之為「假」。先秦典籍中的「斝」則多用於祼禮,即奠祭,《禮記》和《周禮》都有相關記載。
 
匏瓜又稱為葫蘆,如何變成圓口、無流、三足的青銅器造型?以範製葫蘆(又稱模子葫蘆、範匏)仿商周青銅器,其製法是先利用葫蘆幼時以陰刻木模套於嫩葫蘆瓜外,等到葫蘆長大木質化後摘下,形狀天然形成,[分瓜]直指葫蘆從葫蘆模套取下分開的意思。

明代謝肇淛《五雜俎》物部稱:「余於市場戲劇中見葫蘆多有方者,又有突起成字為一首詩者,蓋生時板夾使然,不足異也。」說明利用板夾塑形,可見至明晚期,範製葫蘆又成為民間常見工藝到了清代以後,蔚為風尚;其中康熙皇帝非常喜歡,賜其孫乾隆葫蘆筆筒,現今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和《五雜俎》所記吻合,是為明萬曆民間範製葫蘆工藝進入清宮的實物。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2月 #173】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