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

茶韻連動 體味八然 林隆達書香啜茶③

老練見生命盎然,我以大禹嶺輕發酵、輕烘焙的反差對比性誠請林隆達剖析如何見心性?他取出二玄社出版的《中國法書選49:趙孟頫集[元]》說明,高山烏龍茶讓人聯想趙孟頫的字,充滿書卷氣息,彰顯讀書人的文雅。


據說元世祖初見趙孟頫,便為其「神采秀異、珠明玉潤」的容貌所傾倒,以為是「神仙中人」。林隆達認為最能看出趙孟頫不經意的字,正是他與人往來的書信,因為寫信時思考時間較長,因此字體最為自然,書卷氣更濃。字體猶如生長在高山雲霧繚繞,植物生長緩慢,蟲害稀少的高山上的茶樹,海拔二千四百公尺生長的大禹嶺或華崗茶,超然於塵俗之外,帶來山頭氣正是林隆達賞析,源起正如趙孟頫晚期書法中風韻所在。
林隆達熱愛趙孟頫字的清靈,正如他擅長小楷作品(見圖3)以黃金白金泥書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他清點了趙孟頫《大乘妙法蓮華經》傳世的傳奇!他說趙孟頫晚年皈依佛教,以書寫經文為主,如小楷書寫的《大乘妙法蓮華經》原本七卷,是趙孟頫62歲時為佛門之師中峰明本(1263-1323)生所書,這七卷平均每卷一萬三千多字,合共九萬多字,首尾一致,無一懈筆,用筆謹嚴不失圓活飄逸,絲毫無板滯局狹之氣。本經卷第三,卷三原被清庭所藏,之後流落到台灣私人藏家之手,幾經周折被觀遠山莊主人楊致遠(雅虎Yahoo!創始人)所收藏。
趙孟頫的書法讓人聯想到高山茶,因其具有山頭氣,未受污染,包含「乾凈」且「安靜」,字可以令人感受寧靜悠然的氣韻,正如書寫一生的林隆達對書法的自我要求。
他說喝茶書法放射書香墨香在筆耕啜茶間,林隆達泰然走入書法和茶韻連動!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9月 #204】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