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拍賣成績潮汕壺的行情和宜興壺有落差?然而工夫茶朱泥壺所帶來的發茶性,加上泡飲要「功夫」添加壺的魅力,卻日增在品茗圈中受關注!
潮汕的拉坯泥壺,泥料的特質可讓焙火茶能夠更柔順,廣東鳳凰茶系搭配潮汕壺後「利其器」效益。鳳凰水仙的「鴨屎香」,大家一看到名字就很好奇,其實鴨屎香就是「一路香」的意思,由於方言轉換成普通話,至於小壺有沒有泡出「鴨屎香」正是考驗功夫?
工夫茶用茶以條索狀呈現,泡的時候以「三分沫七分葉」置茶,是工夫茶小撇步,不像球狀烏龍茶的泡法將茶則直接入壺底。工夫茶的泡法,過去一錢(5克)會用紙包好,末葉均勻,茶葉末先入壺底再入茶乾,如此泡飲更聚足風味,正是工夫茶精髓所在。
工夫茶除了壺好茶好,煮水的器物更是強調要有紅泥爐。紅泥爐煮的是用炭可以燒的爐,現在常用的是陶壺,講究用鐵壺,甚至以銀壺來燒水;而工夫茶講究泥爐燒炭,加上泥銚煮水,彰顯茶人用器實力。
泥銚跟紅泥爐都是小型的煮茶器,泥銚所煮出水一泡分三杯,在泡飲時,煮水的功力和注湯泡茶的時間,更見泡茶人的「功夫」。
泥銚有新舊兩種。廣東、閩南白泥銚曾外銷日本,深深影響日本煎茶道茶器使用,更引動日本陶藝家復刻,製作工藝與形制上胎土是主要分野。
白泥砂銚燒結溫度在攝氏1200以上,砂銚煮水水分子化不易老,氣味清新,沒有悶熟氣,水溫的持續性較久,對於泡茶提供更有利條件。
除了白泥砂銚,產於廣東潮汕的紅泥銚,容量更小,工藝與閩南白泥砂銚有區別,形制以橫把為多,胎壁較厚,胎土較白泥銚鬆;紅泥銚胎土含鐵量高,作工樸拙,直接燒結成形,有的在銚器體表上釉。不同的制法,是為了講究形制美感,紅泥、白泥銚子燒水時所帶來的溫柔,是銀、鐵器不能比擬,職是之故,近年泥爐拍場屢見佳績(見表)。
泥銚成為拍賣的當紅炸子雞,白泥銚好用,復刻版出現,所落的款識用舊款,收藏的人必須慎重,才不會將新當舊。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5年7月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