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錫罐 茶托 茶船 功夫茶小物微觀敍事③

 明代許次紓《茶疏》中說,藏茶要能隨時取用,錫茶盒好用:「茶盒,以貯日用零茶,用錫為之,從大罍中分出,若用盡時再取。」意指平日小量取出茶,放入錫茶盒以防受潮變質。清代周亮功《閩小記》記錄:「閩人以粗瓷瓷膽瓶貯茶,近鼓山支提新茗出,一時盡學新安,製為方圓錫,遂覺神彩奕奕不同。」錫罐能讓新茶神采奕奕滋味不同。



錫托稱茶船,有它甘為一種承載杯的配角不張揚。賞杯重要,也可看見承杯之托。托以錫為主,沒有華麗卻匠心獨運:錫茶托的特質於視覺的清淡純粹襯出杯的美感。有杯有托,是連杯帶托拿起來飲用?還是把托留在桌面起杯入口?兩者的風格有剛柔有豪器,正是品茗所帶來的多元美感。

常見的錫托,形制上有圓形、橢圓形、方形、荷葉、木瓜式、葵花、梅花、芙蓉式、水仙、菊花等。不同的形制並非一上茶桌放上杯子就可,考驗著茶主人用器的搭配。托形和杯形、容量、圈足相應,是相容還是帶出更好的維度?這正是功夫茶的一種學習。

錫做為欣賞的角度,必須先認識製錫材料,有「響錫」、「花錫」、「硬頭黃」等,它的硬度有高低。對於一般初入者,買錫器就要看它的氧化,有些氧化產生的紋樣,有許多的形容如芭蕉花、蒼蠅刺,名稱讓錫器深層幻化。錫氧化造成的紋樣,帶來賞析的認同以及斷代的根據。

功夫茶必備的小物的渣方(或稱建水)更是功夫茶裡不可少的器!渣方就是一般茶席上用來放廢水的容器。過去承載茶廢水叫水方、泥方、沙方,日本煎茶道叫「建水」,使用材質多元,有陶、有瓷、木頭、錫。建水、渣方,在潮汕的功夫茶進化成雙層,又叫「茶海」、「茶船」。

茶船主要產在潮州、楓溪,大多用青花繪製,中間有漏、有無孔,也有像錢的紋樣,另有如意的形,有白瓷茶船、有朱泥茶船。茶船錫罐、錫茶托,是潮幫獨創茶器,潮州人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表示很懂經商之道,風光的製錫產業曾風華行銷全世界。

功夫在哪?就在你面前。拿出四寶:茶銚、紅泥爐、朱泥壺、若琛杯來彰顯對於茶的品味。名器背後有小物被冷處理,正視錫茶罐隱藏的寂靜與機趣,端視扇火的孔明扇和紙扇、竹扇,夾炭簇或放炭的「烏府」,經常上不了臺面,小物是功夫茶大智慧。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5年9月 #216】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