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連線報導】來自雲南的消息,雲南省將落實普洱茶的「茶園履歷證明」、「原產地證明」以及「生產履歷證明」制度,這將讓普洱茶的品飲與收藏價值被重新定義;但是,來自台灣的普洱茶收藏家,以及來自廣東、北京、雲南等地的業者分別表示,一項制度的訂定,若只是移植國外的制度,而沒有考慮在地市場的真實運作,那麼這樣的制度將淪為另一種炒作。
普洱茶成為拍賣市場的新寵,引來許多金融業者的注意,並企圖將法國紅酒的分級或制度作為營運的指標,雖然茶與紅酒同樣受到天、地、人變因影響,但其產銷模式與市場運作卻大相逕庭。
一位廣東普洱茶大盤商表示,現在訂出茶園履歷證明,事實上,這樣的證明沒有實質意義,就像現在已經執行的SQ一樣,每個茶餅的包裝紙都寫著茶的產地與衛生檢查證明,但實際上是否有落實,內行的人都很清楚,茶的品質不能只靠包裝紙上的字。
另一位茶業的科班生,同時也在雲南市場上營運的羅姓業者表示,中國茶賦予太多認證,甚至標榜著打假,還推出像鈔票般防偽功能的包裝,這些看來作為補強的茶業認證,根本的問題還是在於茶葉本身。過去在國營企業時代,確實有執行茶葉分級制度,如今民營化之後,每年茶葉產量數百噸,要是只靠官方說法,就要全面實¬施這種原產地的證明,根本不可能。
有心介入普洱茶的分級制度,若只是扛著對法國紅酒的想像,或是認為新制度代表新的開始,而不能了解普洱茶真正上、中、下游的問題,甚至用過去號字級或印字級的觀念來看待,那麼訂出所謂的普洱茶元年,在未來的市場中是不具任何實質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