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

撥開陳茶的迷霧


【茶人詹臺北報導】愛茶,存陳年茶,固然欣喜有此佳緣,能和歲月共度的茶分享往日的新鮮,現今的陳醇。或許,愛茶人汲汲營營尋找陳年茶,遍訪各地,一心一意為尋陳年茶,市場更在需茶孔急中,出現了謊報茶齡與仿冒的陳年茶!  
 
    一般認為,陳年茶越陳越好。對陳年茶要先有認知:陳放多久才叫做「陳年」?    

 
    什麼是「老茶」?多久才夠「老」?說到這樣的問題,年代成了寶,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七十年都出籠,就怕茶不夠老,趕不上「老茶熱」。但茶的年齡與品質,真的成正比?  

 
    老茶越老越好的概念,應該是係出普洱陳年概念的延伸。這裡所說的「老茶」本尊和議題,則聚焦在台灣茶身上:烏龍老茶、紅水烏龍、文山陳年包種、東方美人……,一齊上市,讓消費者心喜悅然,也讓悶了許久的台灣茶出口氣。  

 
    「為何只有普洱茶才能陳放成為老茶?」問題中對普洱茶集品質、價值於一身的普世認同,也讓獨愛台茶消費者起了「對抗」情結,在難以全盤接收普洱茶中期盼青茶爭口氣。  

 
    新鮮最好,陳年老茶更好?企圖在茶的芬芳中找到時光醞釀的醇美,這也成為創造老茶運動歷史韻味精神標竿。老茶是往昔被有心人故意留下歷史沉澱?是賣茶人在忙亂中誤放牆角,才僥倖留下的茶?  

 
    撥雲見霧!還是霧裡看花!說清楚講明白「陳年」有多陳,才不至於誤闖茶齡禁地!  

 
    茶「老」了是好?是壞?因此,「老茶」不應以「年限」論優劣,而是以品評標準來審視「老」是好?還是壞?優質老茶指的應是製作的原料質地優良,存放過程也優良,最後泡出的滋味能在陳年中找出新鮮。而不是用「價格」來決定,更不是以「年紀」來判斷。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