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

白瓷杯品茗的靈動 甚適於心②

 同時,將瓷胎做得很薄幾近脫胎程度的白瓷,帶來的美感引起很大迴響,由於胎薄釉盈帶來像「白糖」折射出珍稀的感受,而稱為「甜白」。甜白器用途在宮廷中大抵作為祭器使用,足見其尊貴!

明代景德鎮官窯自永樂時期(1403-1424),白瓷的製作有了重大突破,高嶺土中三氧化二鋁的含量增加,透明釉內減少助熔劑石灰石的成分,避開了白釉泛青情況的產生,使產品潔白腴潤,「甜白」美稱更應用在品茗活動中,甜白茶鍾成為皇帝珍愛。

今人不見得可得甜白美杯,卻可好好欣賞白瓷茶杯!

明代品茶圖上的茶鍾以白瓷為多:仇英(1494-1552)〈東林圖〉、唐寅(1470-1524)〈煎茶圖〉卷所見描繪了有杯形制為撇口、敞口的茶鍾,明代茶碗或茶鍾帶朱漆托而不帶蓋,撇口白瓷茶鍾為明代最常見的造型,使用功能大大影響了清代及至今日飲茶杯的形制。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永樂《甜白暗花雙龍紋茶鍾》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明永樂《甜白暗花雙龍紋茶鍾》

現今在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的甜白器,最出名的是明永樂《甜白暗花雙龍紋茶鍾》,高四點8公分、口徑9.9公分、足徑3.9公分,茶鍾撇口,弧壁,矮圈足,通體施甜白釉,內壁印飾雙雲龍紋,碗壁勻薄,圈足露胎,潔白細膩;器心針刻「永樂年製」四字二行篆款,外加單圈,然刻紋淺細,不易辨識;永樂撇口茶鍾造型端麗,釉色腴潤。這件明茶鍾的形制是為典範,流傳到了清代雍正、乾隆兩期燒造磁胎畫琺瑯茶鍾,則大抵以此形制仿燒。

白胎能將綠茶自然之色表露出來。泡炒青綠茶,茶色淡雅,旋烹旋啜,精絕耐品,白胎瓷杯最能將茶色自然之境融於杯體,相映生輝。明代張源《茶錄》:「茶甌以白磁為上,藍者次之」;王晫、張潮(1650-1707)《檀几叢書》:「品茶用甌,白磁為良」,明對於宋代茶盞展開批判,實為飲茶方式改變所致。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5月 #176】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