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許次紓《茶疏》提到:「收藏宜用瓷甕,大容一二十斤,四圍厚箬,中則貯茶,須極燥極新。專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歲易。」這是細心藏綠茶,今人藏綠茶用冰箱冷凍,只能保鮮,卻無法「久乃愈佳」。效法古人藏茶法放普洱茶、烏龍茶會變好?
茶的單寧或在製成中,或由藏放,或由藏罐的持續發酵是可以變好!哪款茶最宜藏放?藏茶選武夷茶最佳,周亮工《閩茶曲》:「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說明武夷隔年茶更好。
明代馮可賓《岕茶箋》論藏茶說:「近有以夾口錫器貯茶者,更燥更密。蓋磁壇猶有微罅透風,不如錫者堅固也。」武夷茶的三進三出焙火由燥熱變溫良,可靠錫降燥特質達成效果。往昔潮汕製的錫罐成就了藏茶,日本煎茶道將錫罐作藏茶利器,卻把錫罐寫成「茶壺」,「茶壺」不是泡茶是「藏茶」。錫罐藏茶帶來平撫茶葉的燥氣成為愛茗者藏茶利器,80年代香港茶行常見錫罐販售,近年則少見,殊為可惜。
藏茶要放茶罐(甕),茶葉沒做好或者焙火太重都不利於藏放,藏放不好的普洱一樣的會發酸霉變;焙火過重的烏龍茶、武夷茶碳化,久藏不會轉換成甘活醇。
一件古老的安平罐,引發藏茶罐的選用,到底用什麼材質好?你手上用了什麼材質茶罐來藏茶呢?
◎收錄於【明報月刊二〇二四年八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