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金秋好韻 爐銚興味①

進入秋日,爐火燒水品茗成為金秋好韻到。

搬出功夫茶的四寶:紅泥玉書碨、朱泥壺、若琛杯,放上茶桌,儼然就是品茗高手登場!
然而,放上各種精緻的茶具之後,茶的真味可以喝到?功夫茶的功夫不只是有精彩茶具,如何泡茶的功夫又知多少?起手式先重視煮水的爐銚。


爐是燃燒熱力的開端,銚是煮開湯水的源起,人與煮水是可以有樂性的,可以在細品慢嚼中享受樂趣,近年潮汕爐出成上千萬泥火爐煮水的銚,更成為愛茗者追逐的品茗時尚,藉此體悟功夫茶真好味!
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火相戰、如聽松濤!煮水如寫詩歌,譜成一款奏鳴的音調,如羅廩《茶解》:「傾瀉入杯,雲光灩瀲,此時幽趣,故難與俗人言矣!」
取泉水煮來泡茶看似古老品茗意境,今人若由煮水細節琢磨亦可登入,首先要用活火煮出活水。
什麼是活火?活火就是炭的焰!炭冒出火焰時,正是火焰跳動,熾紅高溫,如是才能將水燒開,這樣的煮水才能養全水性水味,才是真品好茶的泉源。
蘇廙寫《十六湯品》,他將炭煮的水稱為「法律水」。這樣的水必須靠不猛不浮的火力,才能燒出好水;若把水燒壞了,就成了蘇廙口中的「賊湯」。
活火必須靠著好的薪柴,更重要的是火爐的材質、厚薄,對於吸附傳導火焰的功能性……。
有了活火接著看伺茶人候湯的修練!「候湯」這件事,就是要煮水時等待水的變化。如何修煉?從火候開始。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過於文,則水性柔,柔則水為茶降;過於武,則火性烈,烈則茶為水制,皆不足於中和……。」明代張源寫《茶錄》時就有了深層的觀點。
◎收錄於【明報月刊二〇二四年十月號】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