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

台灣茶拍場火熱 真偽行情增值的修練②

台灣茶的投資效益如何?觀察成交行情都還在河床期,相較於普洱茶拍賣市場,古董級的茶已經拍到天價,代之而起85827542有接班態勢,價格也扶搖直上;台灣茶會朝普洱茶漲勢而起?



兩類茶市場接受有區隔,對茶斷代信任度亦有不同:農會比賽的台灣茶可信度高;但出現用陶瓷罐盛裝上面書寫年代、產區,則有待認證,其中標榜製茶大師陳阿蹺是拍賣焦點。

陳阿蹺分別在1981年、1983年借「陳代統」及「陳恩村」的名字,獲得鹿谷鄉農會茶比賽特等獎,市場出現以他為名的茶越來越多,甚有稱1981年用下腳料95克的團茶叫價一萬元?更有以袋裝寫上陳阿蹺茶署名是賣茶人名,如何證明出已故的陳阿蹺茶成為熱議。

陳阿蹺同一個時代,19701980年代十年間,每年都有比賽茶得冠的製茶師(見表3),評審若是水平一樣,這些製茶師的茶,是不是應該也有等值、等量的行情?或是下波可期台灣茶標的?

3 鹿谷鄉農會歷年茶展比賽茶特等獎得獎名單

年季

特等獎

年季

特等獎

65

陳世鎧

66

康青雲

67

蘇宗舟

68

陳金堆

69

康誌合

70

陳代統

71

何堊敦

72

陳恩村

72

張茂君

73

林傳旺

73

黃連義

74

林銀騰

74

林國成

75

林銀騰

75

蘇文博

資料來源:鹿谷鄉農會官方網站

台灣烏龍茶陳放後會產生梅香、蘭香,或者沉香;但非每款茶都具有這樣的發酵效果,其中涉及是當年茶的採收天候、地理、人為變因,實不宜以一概全。

對於進拍場買茶,如何觀察現場展示的包裝盒狀態定真偽:有的用「原封原裝」來做標榜,外包紙加上農會製作的比賽標籤,歲月中標籤氧化了,但外包紙卻如新?同一物件品出現紙質變黃程度不一,恐難消弭是否原包裝的起點!

拍買台灣茶跟普洱茶一樣會增值?普洱茶在中國市場被追捧,走入「金融茶」的銷售行為,只買不喝最後終暴雷;拍賣台灣茶會不會像歌舞秀一樣,每年推出,豪華上演,華麗落幕?

台灣茶每年春拍、秋拍都引來關注,買茶者的修練,問自己在哪個程度?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12月 #207】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