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種大紅袍味釅,卻比不過商品大紅袍受矚目原因何在?商品大紅袍以水仙或肉桂做基底,拼配105味精(黃觀音),商品茶透過小包裝運作,冠上非物質大紅袍製作技藝非遺傳人的加持,儼然成為市場主流。
人人有大紅袍卻分不出純種?商品?誤買得為是天心岩大紅袍本尊,如何才能分出大紅袍分身真香好味?
武夷山將大紅袍分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然而,商品茶拼配並無法規制化,拼配時水仙加多肉桂放少,全照拼配人決定;拼配過程有舊茶配新茶、舊茶跟舊茶配,或者是新茶配新茶,拼配製茶本為製茶人絕活,卻被誤用。
商品大紅袍消費者只能從精緻外包裝和宣傳字樣,實在很難判讀優劣,加上八克到十克小包裝,價格由人民幣百元到萬元都有,難道茶價越貴越好?
天價大紅袍已讓人咋舌說:「怎麼喝才對?怎麼喝得起?」武夷大紅袍應有原產地證明(Country of Origin, COO),不管是純種或商品,不論大紅袍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製作或是茶企業製作?在標示上說清楚講明白,到底拼配比例為何,而非概化大紅袍以分身代替本尊!
水仙、雀舌、奇丹、肉桂或黃觀音都是商品大紅袍拼配基底,若喝大紅袍像水仙或是肉桂代表拼配失敗,而由賣方的吹捧和抬價的狀態十分不合理。
原本大紅袍市場若繁花似錦盛開繽紛,然而大紅袍決勝和永續仍是靠茶的本質:清香甘活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