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Paris 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和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展出「大美不言」,開啟抽離意象轉化出實體大美。其間以菊花瓣紋所展現凝芳,表現了世人賞菊文化引人矚目的菊花壺器,寫活了宜興筋紋壺,繼承皇室品味,今人賞器,聯想的是呼應哪款茗茶速配?筋紋壺屢創高價的積澱,拍場見佳績!(見表一)。
宜興壺為主軸的筋紋壺,是藏家吸睛藏品,然而一把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清康熙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卻隱藏世人少知的製壺秘辛。
〈清康熙銅胎畫琺瑯菊花紋方壺〉為銅胎,方壺邊角圓滑,腹四面有菊瓣形開光,飾各色盛開菊花。開光外黃色地,繪各色折枝菊,曲流與把手飾黃地圖案式菊紋,子母蓋則鏨刻成菊瓣式,底白地書「康熙御製」(1662-1722)藍料款,壺結合西方技法與清廷皇家品味。
北京故宮博物院也藏了〈清乾隆款畫琺瑯菊花紋執壺〉卻是委外製舶來品,依康熙年間的琺瑯菊花紋方壺為範本。該壺底有琺瑯工匠「Joseph Coteau」落款,壺蓋內發現了製胎工匠落款、巴黎徵稅標章及金匠行會純度標章,印記證實壺產自法國,其胎體為黃金打造,非慣見的銅胎舊藏新發現,改寫了故宮藏品紀錄!
銅胎、金胎、琺瑯工藝以菊瓣紋樣吸睛,菊瓣紋樣在華人意象裡,陶淵明(365-42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境,營造悠然閒雅,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明代陳洪綬(1598-1652)畫〈倚杖閒吟圖〉,人物髮髻所簪插菊花,看見陶淵明愛菊心安,一把菊瓣壺形制呼應引人心泊入清香的實境。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5年4月 #211】